本报讯 (实习记者 王卫斌) “咱们这儿自然条件恶劣,山高坡陡,靠人力运送树木很不安全,所以就用无人机吊桩。吊桩的优点,一是坚持土球完好,运下去种一株活一株;再有便是节省了时刻,加快了速度,提前完结造林使命。”在柳林县留誉河流域水土坚持归纳管理项目造林工程榜首标段的施工现场,造林专业队正在凭借无人机对苗木进行栽植、洒水、回填以及地膜掩盖等作业,为黄河流域生态维护添加新绿。
柳林县作为黄河流域生态维护和修正的要点管理区域,本年,该县又在水土流失严峻的留誉河流域铺开了由国家财政出资2.2亿元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维护和修正项目,继续增强绿色开展的底色和高水平开展的底气。项目管理规模触及5个城镇,掩盖7876.40公顷土地,包括2万亩荒山荒坡造林植草美化、6500亩土地归纳整治、13公里河道岸堤修正管理。到现在,已完结造林美化1万多亩,栽植树苗90多万株,土地归纳整治已完结4000多亩,河道管理使命正在紧锣密鼓的全面铺开。
地处黄河东岸的柳林县高家沟流域沟壑纵横,梁峁交织,地形高低,土质松懈,在这儿植树造林困难重重,有的当地靠人力很难将树木运送到栽植现场,本年造林专业队采纳无人机吊桩的方法,将一棵棵油松树苗精准空运到造林现场。
为了进步造林成活率,除了让小树苗及时喝饱水之外,队员们还必须给每一棵树苗根部掩盖上一层好像“被子”般的塑料薄膜维护层,修养地下水分,推迟水分蒸腾。造林专业队队员谢继平说:“掩盖维护层的效果主要是保湿,这是咱们作业十几年得出来的经历。现在气候枯燥,覆膜后成活率比较高一点。”
柳林县地点的黄土高原地区,降雨较少,终年干旱缺水,要让这些成片的小树林不因干旱而死,造林后的一年内是关键时期。处理水源问题是造林专业队的头等大事,他们不只要远距离运水,并且要在山顶构建起供水系统,保证栽植的树苗喝上满足的水。
柳林县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维护和修正工程建设项目担任的人介绍说:“到本年7月底,总出资2.2亿元的山水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结。估计到明年末,通过维护和修正作业,生态环境将得到显着改进,生物多样性将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值进一步提高,可以有用操控水土流失。”
不谋大局者,缺乏谋一域。柳林县坚持不懈地将生态优先、绿色开展的理念融入县域经济社会继续健康开展,在黄土高原的山峁沟岔上,施行荒山造林,全力管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通过大力施行三北防护林工程、荒山荒坡美化彩化工程和经济林提质增效等工程,森林掩盖率逐年添加,生态环境得到显着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