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在阳原县高墙乡南口村,杏农们忙着整理杂草枯枝、剪枝嫁接,防虫灾,为夏天丰盈做着预备。
供佛杏是阳原县特产之一,因杏个大、色艳、味美而出名,被称为京西榜首杏,荣获全国农产品地舆标志。
据南口村人回想,早在1918年,南口村安庆寺有位高僧门静禅师从外地带来一株杏树苗,亲手栽在寺前的菜园内,经过精心培育,杏树4年开花,5年成果,8年便进入盛产杏果期。杏果红里透黄,鲜美可观,滋味扑鼻喷香,甜酸可口,是杏中极品,甚为稀有。门静禅师将老练的杏果采摘下来,供奉诸佛,故起名供佛杏。
供佛杏具有抗旱、抗寒、抗病虫的较强才能。作为杏中之王的优良种类,供佛杏既易培育又易成活,杏树能够生长在海拔1200米的黄土丘陵区,树形倒闭,叶厚而大,花期在-3℃无冻害。
供佛杏在阳原的培育已有80多年前史。每年5月初开花,花期7到10天,可抗-2℃的冻害,7月下旬杏果老练,均匀单果重89克,最大达136克。果形规矩个大,规整度高。果肉细腻味香,果汁充分,酸甜爽口。杏仁甜美、离核,是杏果杏仁兼食种类。
前期,仅仅南口乡民经过嫁接供佛杏在院子栽培,供自家食用。近年来阳原县栽培杏林的村镇增多,南口供佛杏知名度继续进步, 商场扩展。现在,阳原县高墙乡那口村背部半山区的南口、马家庄、牛家坊、青疙瘩、九女池等27个行政村广泛开展杏林栽培。现在,全县杏林栽培培育面积达10000多亩,南口供佛杏也开展成为当地农人增收的主途径之一。
传统栽培之余,高墙乡假势“京西榜首杏”接连多年举行南口供佛杏采摘季,延伸出供佛杏直播带货、供佛杏诗词大赛、穿越百里杏福长廊、杏王竞标赛等活动,继续不断的开展踏春赏花游、美丽村庄游、风俗体会游,深化推动农旅交融开展,依托特征工业,推动生态农业、参观农业、特征工业开展,逐步形成各工业联动的开展格式,完成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参观休闲农业转型开展的新打破。全国农产品地舆标志产品“南口供佛杏”也因活动走进群众视界。
记者手记:每年七月,高墙乡南口村杏果累累,供佛杏结满了枝头,泛着金赤色的佛性光泽,阵阵的杏香悠然扑鼻而来。作为全国农产品地舆标志产品供佛杏,近年来南口村量体裁衣,依托阳原县旅行业开展,经过工业系统调整,全力开展杏工业,昌盛林果经济。环绕杏花节,村里继续丰厚旅行元素,将景色叠加进场景、场景融入景色,更好地招引游客,让游客深化体会村庄生活方式,享用田园采摘的一起,拓宽了乡民增收途径。记者 马国萍通讯员 仝辉 黄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