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水质安稳到达Ⅱ类规范,每年能向金昌市供水5000多万立方米。”他指着水面上一群嬉戏的赤麻鸭说,“这些‘水质监测员’最挑剔了,水质欠好,它们底子不会来。”
郭玉生滑动手机相册,展现他拍照的鸟类相片:“白鹭、麻鸭都是国家二级维护动物,对水质十分灵敏。这几年水库生态渐渐的变好,天鹅、黄鸭也都回来了。”成群飞鸟掠过水面,你追我赶,朝气蓬勃——这已成为金川峡的日常现象。
这样的改动,不只发生在水库。近年来,永昌县深化饯别“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体系思想推动生态文明建造,完结了高水平质量的开展与高水平维护协同并进。
“从前浇地是洪流漫灌,现在用滴灌,省一半水,产值还提高了。”在永昌县六坝镇,栽培大户张琰忠正向记者演示智能灌溉体系。这一改变,源于永昌县立异的“五大范畴”节水机制。
永昌县水务局局长王鹏学列出了一组数据:2024年,永昌出资5.16亿元,施行了22项水利工程,包含调蓄设备、水库除险加固、村庄饮水安全等。本年又继续推动4个要点水利项目。体系管理之下,全县用水总量下降5.2%,人均用水量下降7.3%。“咱们还管理河道60公里,让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王鹏学说。
在永昌县河西堡工业园区,企业用水也阅历着深入革新。“咱们完结了生产废水全回用,每年可节水7000吨。”金昌鑫华焦化公司副总经理刘学均说。现在,全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4.3%。
秋日的祁连山,天高云淡,层林尽染。高耸群山间,云杉挺立,马鹿散步,岩羊跃动——这些珍稀动物的回归,是生态继续向好的有力证明。
作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维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永昌县尽管只占维护区总面积的1.74%,却悉数坐落试验区,占比3.15%,是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要害节点。
在祁连山内地,从前的矿坑疮痍已被绿意替代。护林员石玉虎慨叹:“现在的植被掩盖率已逾越65%,上一年监测设备还拍到了雪豹。”这一切,源于永昌将生态修正作为严重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严厉执行领导包抓、高规范整改。
管理中,永昌选用“乔灌草结合”形式,为不同地块“量身定制”修正计划,运用无纺布掩盖、无人机播撒等新技术。到现在,累计投入3.86亿元,完结管理面积268.5万平方米,栽植云杉1.3万余株,播撒草籽4.5万公斤。
监测显现,区域出山径流量添加12%,岩羊等野生动物种群显着康复,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厚。现在的祁连山,林草交错、水源修养才能提高,真实的完结了“一山四季景,唯美天上有”。
“咱们施行最严厉的生态维护准则,让绿色开展理念落地生根。”永昌县委书记张健说。
数字为证:永昌空气质量优异天数份额接连三年超90%,PM2.5浓度降至23微克/立方米。2024年,地表水质量跻身全国前十,祁连山生态维护查核获评全省优异。成果背面,是一套紧密的准则体系——生态补偿、林长制、河长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变革等协同发力。
绿水青山,离不开继续植绿。永昌大力推动疆土美化,施行三北防护林六期、防沙治沙等要点工程,完结人工造林2.24万亩、种草0.73万亩。美化美化与村庄建造深层次地交融,美化会集寓居点30个,“四旁”栽树60万株,开展参观林果超千亩。
在永昌县城关镇金川西村,经过“支部带头+团体农户入股”,建成“千亩林果”基地,引入杏树新品种,招引游客采摘。2024年,仅杏子就出售3万余斤,收入约15万元。
永昌县南坝乡推广“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形式,在荒坡栽培山楂、杏树等15.6万株,全乡中药材和经济林果达4700余亩。山楂、菊花、桃杏连年丰收,带动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生态田园+村庄旅行”的复兴之路正越走越稳。
一方山水,一路耕耘。站在新的起点,永昌正以体系管理继续厚植生态底色,让大众的“美好指数”和青山的“生态颜值”同步提高——这座西北小县城,正在写下人与自然调和共生的簇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