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去年在卜师傅指导下种的果树,现在已经挂果了,简直不敢相信!”8月5日,在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桥沟街道野狐子沟村的一处果园里,村民李志坚用手轻轻托起自家果树上的一颗苹果,自豪地向记者介绍道。
李志坚口中的“卜师傅”,就是宝塔区政协委员、区果业局原副局长卜晓愚。退居二线后,带着一腔“三农”情怀,卜晓愚转攻技术常年扎在果园里,探索出适合本地种植条件的“苹果3233技术模式”。为了更好地服务果农,他和徒弟们组成了“云海团队”,以设在烟洞沟村示范果园里的“卜晓愚委员工作室”为阵地,坚持为周边果农提供无偿技术指导,帮大家提升果树种植质量和收益。
卜晓愚的父亲卜崇周是陕西农科院蔬菜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支援陕北,卜崇周带着家人来到延安。受父亲影响,卜晓愚与土地和农民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
1990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卜晓愚回到延安,在宝塔区果业局从事苹果销售工作。“我搞了多年苹果产业,总说长出的苹果要大而红,但质量再好产量上不去,能卖的就那么多,果农还是不挣钱!”2015年,忧心于果农生计,时任宝塔区果业局副局长的卜晓愚决定重拾在大学学过的专业方面技术,尝试帮助果农把产量搞上去。
卜晓愚深入当地果园后发现,种苹果要培养树形,树生长又需要空间,一大片果园里果树稀疏,种下苹果树苗还要等五年才能挂果,而这五年果农由于没收入日子很煎熬。“市场等得起,但果农等不起啊!”
为了把苹果产量搞上去,他决定加密树苗栽种,尽快让果树挂果农民有收益。但在当时,加密树苗引来质疑声一片。
烟洞沟村村民马文昌常年和卜晓愚打交道,他相信“卜局长”,愿意把自家刚流转到的72亩土地拿出来做“试验田”:
第一年,栽上苹果树;第二年,果园里加种的油菜花开了,靠种油菜挣了20多万元;第三年挂果,果子质量虽不高,但平均每亩地能卖2000元;第四年,果园实现丰产,苹果因个大皮薄、脆甜多汁有了收益;第五年,马文昌的账户里,最大一笔到账款为68万元。
五年时间里,前四年别人家的果园颗粒无收,马文昌却赚到了钱。他拿出一部分资金再投入,实现了产量质量双丰收。
就这样,他把对卜晓愚的称呼从“卜局长”变成了“卜师父”。现在,马文昌成为了卜晓愚委员工作室的一员,同时也是师传“大弟子”,经常和师父一道去无偿帮助周边果农。
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卜晓愚提出适合当地苹果发展的“3233技术模式”:即选择根系发达、干性强、萌芽率高的3强树势;将地布覆盖与坑施肥水2种蓄水方法结合;有机肥、配方追肥、豆菜乳3肥并举;夏季“多留枝、早拉枝、强拉枝”整形控冠促花,冬季“多留枝、扶中杆”规范树形,实现树体均衡生长。
推广并非一帆风顺。一次推广技术时,卜晓愚说,自己的技术能让果园在一两年内达到亩产2000斤,果农不信。卜晓愚用“不够2000斤的我给你补上”的庄重承诺打消了果农疑虑,结果两年内果园亩产达到了5000斤。自此,果农们对他信任有加。
作为区政协委员,卜晓愚不忘角色担当,先后提交了《加强全区苹果果园提质增效的建议》《关于争取政策支持,给冰雹带沿线苹果园架设防雹网的建议》《在全区开展“苹果3233技术模式”推广的建议》的提案,其中部分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采纳,一些技术在全区得到推广。
2022年,陕西省果业现场会在延安召开,“3233”乔化密植高效栽培技术获得省级有关部门领导和果业技术专家的充分肯定。一年后,省级有关部门将“3233”模式与关中淳化县苹果种植技术相结合,统称为“3332”技术模式并面向全省推广。
在卜晓愚的影响下,以卜晓愚微信名命名的“云海团队”成员从刚开始的2人发展到如今的60多人,常驻委员工作室的有9人。他们自费研究果业技术,无偿代管多地果农果园面积达3000多亩,此外还承担起果农技术培养和训练重任,长时间坚持进村提供无偿指导。
翻看卜晓愚手机里的微信群,十里八乡的果农在群中经常切磋技艺、抱团进行营销。如今,星火力量正推动延安苹果产业换挡升级。
“上半年陕北大旱,我们代管的苹果一点没受一定的影响。”提起竭诚服务果农,卜晓愚神色中难掩笑意。
2024年入冬以来,气象灾害频发。针对冻害、抽杆、大风、大旱等气象灾害,他带领“云海团队”实施一系列措施:为抽杆、受冻害的幼树及时浇水、覆膜,为果树根系及时输送水分养分,为新建园苗木套装塑料膜袋,为矮化幼树上限根器……
在果农们眼种,卜晓愚就是个斗士。然而,只有和他十分亲近的徒弟们知道,他并非“铁人”。
2018年,正在地头给果农们培训的卜晓愚病倒了!紧急送医后,被确诊为肾癌。
“大夫叮嘱,这个不让吃那个不让喝,还要让我多休息。”但想到果园和果农,卜晓愚说自己“半个小时都坐不住”。
出院没几天,卜晓愚就和从前一样往果园跑。“村民们太好了,你做一点事儿,他们能念你一辈子。果树是果农的命,决不能撒手不管。”卜晓愚说,自己一进果园,不仅“把病都忘了”,还“心情特别好”。彼时他连续几年把工资都投入到苹果技术探讨研究上,家里人知道他不是个听劝的人,只要他心情好也就随他愿了。
但果农和徒弟们却格外上心。平日在果园里干活时,只要估摸时间差不多了,他们都会不时提醒让他赶紧休息。
对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带给卜晓愚工作之外的“惊喜”。如今七年过去了,卜晓愚面带笑容地说:“我现在能吃能喝能干,不跟别人说的话,谁能知道我是个病人!”
采访结束前,在李志坚果园门口,卜晓愚指着刚挂果的稀疏果树认真地说:“人活脸树活皮,果树就是我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