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游戏官网礼包:
位于沂蒙山腹地的山东省蒙阴县,地处北纬35度黄金水果带,沙壤土疏松肥沃,天气特征情况优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生态环境,酿造了蒙阴蜜桃的“北纬35度甜”,也让蒙阴享有“中国蜜桃之都”“中国桃乡”称号。
6月下旬,蒙阴县的71万亩桃园香飘四溢,陆续进入采摘销售旺季。一颗颗圆润饱满的蜜桃承载着桃农的希望,更凝结着司法的守护。从种植到销售,蒙阴蜜桃的全生命周期和产业链条中,都能看到蒙阴县人民法院干警的身影。
“这些桃树一直长势良好,可自从用了这个牌子的复合肥后,就开始生病、坏死,可坑苦俺们了。”许锋等10户桃农在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的同时,将化肥经销商和生产厂商某复合肥厂一并告上法院,要求赔偿损失。
很快,质检部门出示了涉案化肥的检验报告,但受技术条件限制,一些元素的标值未能检验出来。为此,法院又委托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涉案复合肥样品进行检测验证,发现其有效磷、水溶性磷占有机磷百分率、钾以及总养分等均不符合技术指标要求,认定为不合格。
拿到权威鉴定后,为公正精准定损,法院又委托北京某资产评定估计公司,对10户桃农的收到损害的程度做评估。经评估,损害总价值为108.8万元。在多次调解无效后,法院依法作出判决,维护了桃农的合法权益。
如今,蒙阴蜜桃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截至今年6月,蒙阴蜜桃区域品牌价值达到了266亿元。大规模的桃树种植,使得对农药、化肥等农资的需求量变大,对绿色环保、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要求也更高,更需要品牌的保护。近年来,蒙阴法院结合审判职能,逐渐完备措施,以零容忍态度重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通过普法宣传、司法建议等举措,热情参加净化农资市场行动,为“蒙阴蜜桃”品牌筑起法治屏障,夯实品牌之基。
2014年,蜜桃收购商杨某欠了老宋等150户桃农总计40万元的蜜桃款,每户涉及几百元至近万元不等。桃农们年年要账,而杨某却以生意亏本为由总是拖着不给。无奈之下,2024年6月,桃农们将杨某诉至法院。
得知这一情况后,刘洋抓住时机再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乡亲们种桃不容易,你做蜜桃生意也有风险,利益虽重,但乡情更重,大家都要往长远看。”经过一番苦口婆心地释法明理后,杨某表明了自己年龄大身体不好,还款能力有限,同意用这笔补偿款一次性了结所欠的桃款,但这与桃农们的期望值相差太大,桃农们都不同意。
调解刚有点眉目,不能半途而废。刘洋没有气馁,又邀请被告的亲属和村干部、司法所人员一起加大调解力度,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由杨某一次性支付25万元,欠款纠纷一揽子化解,150户桃农多年的愁心事也得到彻底解决。
蒙阴蜜桃目前共有四大类200多个品种,年产量保持在20亿斤左右,全产业链综合产值108亿元,小小蜜桃已成为促进乡村振兴、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甜蜜引擎”。近年来,在服务和保障桃农合法权益上,蒙阴法院也是做足了“文章”,着眼广大桃农的现实法律需求,在3个蜜桃主产区设立了“蜜桃产业巡回法庭”,推出“桃乡无忧”“崮下红枫”等司法服务品牌,倾力打造桃农身边的“蜜桃法庭”。“我们乡是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蜜桃)超十亿元乡镇,‘蜜桃法庭’为此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蜜桃法庭’名副其实,深得人心,为促进蜜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全乡综合治理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蒙阴县旧寨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刘强说。
“法律既是对自己经营活动的有效约束,也是对自己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大家必须要学习掌握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强化法律意识,避免踩坑……”调解完纠纷后,刘善亮又第一时间到辖区电商经营户中以案说法,普及法律知识。
“蒙阴县是国家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创建主体。目前全县网商店铺突破了6000家,从业人员达6万余人,其中供应链电商企业日发货量5000单以上的达40余家,每年通过线亿元。”蒙阴县商务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宋艳阳告诉记者。
面对电商这一庞大的新兴市场和新兴行业,蒙阴法院主动作为,一方面一直更新审判理念,认真审理执行好涉电商经营纠纷案件,去年以来共妥善办理涉电商经营纠纷6件,为推动全县电子商务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另一方面延伸审判职能,制定出台依法服务保障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建议,提升服务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针对性、实效性;热情参加《蒙阴县物流业发展规划》《关于实施“电商兴县”战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建议》等一系列文件的制定,为其提供法律支撑;精准对接电商需求,通过座谈会、专题培训讲座等形式,提升电商从业者风险防控能力,助力电子商务行业行稳致远。
夕阳西下,风送桃香。一辆辆满载蜜桃的货车驶出村庄,奔向全国各地。蒙阴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裴振华表示:“今后,我们将继续精准对接蜜桃产业司法需求,主动担当,创新作为,为‘甜蜜引擎’动力更足、‘甜蜜事业’发展更强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记者 闫继勇 通讯员 朱丽君 李长富 孙笑)